首页  工程中心概况  研究方向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人才培养  交流合作  开放基金  仪器设备 

当前位置: 首页>>交流合作>>学术交流>>正文

学术交流
2020-01-20 16:46  

工程中心积极承办和召开各类学术会议,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行业协会和联盟活动,工程中心所在学院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办法》中,对教师在论文发表与出版专著、发明专利申请、学术交流等相关支出做出了具体规定,特别鼓励青年教师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在工程中心《科研奖励办法(试行)》按其项目或成果的类别进行评定和奖励。

20191122-24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工程中心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承办,全国冶金起重机械智能检测监测与健康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工程中心宣读的论文从冶金起重机械的整体出发,研究智能检测监测与健康管理问题,契合了现代化、智能化、精密化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机械工程学科、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发展新动态。

2019年度共参加第十八届全国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2019年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中国力学大会行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全国油膜轴承研讨会等会议50人次以上。

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研平台,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联合申报和实施工作,先后派出教师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和挪威等国家进行访学和国际交流活动,并建立了长期合作计划和交流机制。通过主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科和工程中心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常态化。先后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哈罗德·克罗托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Collins教授、美国普渡大学名誉校长霍华德·科恩、欧盟科学院院士Petar教授、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Alexander教授、名古屋大学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终身成就奖获得者Toshio Fukuda教授、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Barish教授等担任安徽工业大学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2019414-17日,由欧洲工程院理事会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的欧洲工程院理事会-中国工程院循证科技政策咨询论坛由安徽工业大学和安徽省科技厅等单位联合承办,中欧20多位院士参加了会议。

工程中心先后聘请10余名国外知名院士或专家来校访问和学术交流,有效促进了工程中心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合作水平,并取得显著效果。其中,来自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Alexander教授,荣膺安徽省政府黄山友谊奖。

在安徽工业大学教学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聘期考核工作暂行规定中,教授在聘期内需开设2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副教授1场。

工程中心老师积极参与系列讲座,2019年度共举办10人次的本学科讲座,8场行业知识相关的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举办学术报告会21次,国外专家5人次,国内专家16人次。参加国际会议 47 人次,联合主办学术会议和论坛 2次,高级研讨班 1 次。

工程中心鼓励和要求研究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不断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在安徽工业大学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相关规定中,要求各一级学科点,以若干个教师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设立创新学术讲座课程,提倡结合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学术型硕士必须参加8次以上讲座,同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校内组织的学术讲座上宣讲专业论文2次,专业学位硕士则需参加3次以上。专业学位硕士还需重视拓展职业素养,鼓励开设行业知识讲座,学科与校外导师企业专家联合形式等对学生进行行业知识、职业道德等与职业发展等讲座培训,参加5次以上相关讲座。

关闭窗口
交流合作
 学术交流 
 对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