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在承担工程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学科建设发展以及依托单位的人才培养的同时,还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
工程中心成员潘紫微、包家汉教授经过与企业的长期科研合作,得到马钢股份有限公司的认可,2012-2015年,被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备部聘为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咨询专家,为企业的很多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案。在对干熄焦提升机齿轮箱的计算分析中,认为而未对该企业提升质量120吨干熄焦提升机齿轮箱进行仔细设计与校核,采用了与其它企业提升重量80吨相同型号的齿轮箱,小马拉大车造成了设备故障;根据烧结台车栏板的分析,在对提出的栏板材料球墨铸铁的球化率提高的基础上,栏板1月断裂2块以上降至每年只有1-2块,烧结机设备事故率从7%降至3%;在对高炉布料溜槽的分析中提出了螺栓预紧力控制的设备维护方案,至今未再出现该类事故;针对钢包回转台关节轴承的异响及异常振动分析,得出是由于加工制造误差较大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造成了轴承保护环与防尘槽发生接触造成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异响和振动消除,避免了回转台解体后很难复原装配的检修,并为企业节省了1周的停产时间;针对某轧机齿轮箱齿轮和轴承频繁损坏的问题,提出由于该齿轮箱的国产化过程中,齿轮箱分型面缺少了抗剪装置,在根据建议增加了抗剪销后避免了问题再次出现;在某高线油膜轴承在轧制高强产品时频繁损坏,且多次根据某著名外资冶金设备公司的专家们提出的措施仍只能运行不到2周,采用了潘紫微和包家汉教授提出的简单方案,设备运行跟踪2年一直正常。包家汉将为冶金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经验进行总结,2015-2018年,针对冶金生产全流程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设备的常见故障,为马钢和梅钢的设备部技术人员,每年进行了8小时的“有限元方法在冶金设备故障分析中的应用”技术培训,对生产中的问题,从设备设计、维护和检修以及有限元的局限性多方面做出具体阐述,得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好评,有些建议编入马钢和梅钢的设备操作、维护和检修手册。
 |
学生在海思达公司实习的场景 |
2017年5月,工程中心叶小华老师为浙江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了液压专题技术培训,培训人数42人。针对技术人员的现场需要重新设计制作了专门的教学课件,进行了48课时的《液压元件与故障诊断技术》的专业培训,培训效果良好。
2018年10月中旬,海思达公司承办了马鞍山首届机器人应用技术比武大赛(图1.4、图1.5),此项赛事旨在加快马鞍山市工业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强化技工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职工钻研技能,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宣传和展现全市机器人产业发展面貌,鼓励一线职工在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中干在实处、积极奉献,走在前列、展现作为。海思达公司圆满完成了赛前实训培训、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等各项工作,为全力推动马鞍山市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做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
马鞍山首届机器人应用技术比武大赛现场1 |
 |
马鞍山首届机器人应用技术比武大赛现场2 |
工程中心在吸引一批同行学者到工程中心进行合作研究的同时,也针对性的选送一批骨干研发人员到国内外同领域的其它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吸取、消化、融合先进的理论、技术,推动工程中心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