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筑科研创新创业,为液压振动与控制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工程中心以其工程化经验优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器人学科教师学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试验条件支持。各套设备建设与运行可以带动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协调发展,共同推动学科建设。如远程遥控机器人、六自由度振动平台等成套试验装置均属于工程实际运用研究,其系统控制均按照工业级要求建设,能给工业化生产试验提供研究平台,可为研究生创造条件,也能为本科教育提供示范、训练平台,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为企业输送和培养实践型人才;依托理论研究到放大验证的综合试验装置,可为安徽工业大学教师、惊天公司和海思达公司科研人员以及校外科研人员申请研究课题、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研发平台。
1、积极拓展实践渠道,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工程中心立项建设期间,积极培养社会所需的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工艺设计等方面人才。工程中心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经过探索实践,工程中心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为了更好地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理念,提高我院学生的培养质量,工程中心配合机械学院在不断改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学生实践渠道,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018年9月我院在液压方向试行校外导师制,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大四学生的校外指导老师,校外导师在专业课学习、就业、考研及人生规划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并给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
2018年11月27日-30日,工程中心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矿山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展会上学生见识到了国内外知名厂家的最新产品,近距离接触了许多类型的大型设备,极大突破了书本、课堂和老师传授的局限性,开拓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多样的学习渠道,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
| 2018年师生参加上海宝马展照片 |
2019年10月23日-26日,工程中心老师组织学生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PTC ASIA。通过参加此次展会,学生熟悉了液压与气压传动、油气密封、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国内外的知名厂家,认识了他们的产品,了解了新技术、新产品,体会到了理论学习和工程应用之间的差距,在与很多大公司和外国参展商交流过程中,还学习到了许多经验和技术,拓展了视野,对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PTC展会合影 |
 |
| 学生在PTC展会现场观摩学习 |
通过参加行业展会,学生近距离感受和认识到了国内外设备的发展差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还加深了学生对工匠精神时代内涵的认识,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工程中心的配合和支持下,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我院液压传动与控制方向的越来越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液压传动与控制的生源越来越好,之前66%左右生源靠调剂,现在每年报名人数都会超出30%左右。每年液压方向的毕业生都供不应求,不少学生的被行业内比较知名的企业录用,如博世力士乐、马勒过滤器、广州白云、山河智能、圣克赛斯等。
2、教、研结合,以赛促练,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为了提高优秀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工程中心老师尝试教学、科研相结合,以院内教师碰到的科研问题为切入点,以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为契机,广泛发动学生参赛。教研结合、以赛促练的方式促进我院获得了大量教学竞赛成果,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升华了本科生的专业能力,这些科研活动有力推动了我院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了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
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设计能力、绘图能力、创新能力向来具有很高的要求,本科生的绘图、机械设计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但这种基础能力对应付复杂的工程问题还远远不够。为了提高优秀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学院尝试教学、科研相结合,以工程中心教师碰到的科研问题为切入点,以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为契机,广泛发动学生参赛。
工程中心老师依托承担的科研项目,指导本科生团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徐向荣教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指导本科生连续参加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国际赛事,已获得银奖3项,铜奖3项。近5年,我院本科生在国家A类赛事中已获一等奖19项。教研结合、以赛促练的方式促进我院获得了大量教学竞赛成果,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升华了本科生的专业能力,这些科研活动有力推动了我院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了本科生的学术素养,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积极参与。
 |
| 国内/国际A类赛事获得一等奖情况 |
2015至2019年,我院学子在省级以上科技竞赛中获奖1000多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30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由2016年的32项上升到2019年的53项。2017年,2014级本科生应万明获得了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8年,2016级本科生黄宇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金奖,2018年本科生黄宇、王琼、潘航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2019年,2016级研究生吴宝林获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7级硕士研究生纪啸天,目前研三还未毕业,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其中4项已经授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篇。2019年获得我校保送资格的研究生应万明,在蚂蚁金服主办的蚂蚁开发者大赛上,他们从全国500多支专业程序开发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三等奖,获得总价值21万元的奖励,其制作的小程序“暖寻”成功在支付宝上线!中国科学报、新安晚报、搜狐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